艺术家网首页
 
 殷延国
 http://www.Chinaartnews.cn/Artis_show.php?id=116
  加入收藏  
 
挺率秀徹——殷延國的書法篆刻
日期: 2009-09-15  浏览: 1011
     見到延國的近期書作特別是他的經體小楷《金剛經》時 , 我忽然覺得他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一兩年來 , 我們有事才通電話 , 偶爾在展覽 , 書店碰面 , 接觸的不多。印象裡他總是一副樸質厚道的樣子 , 而如今在樸厚之外 , 他愈發顯得挺率秀徹了。
 
     這也許是由於佛經的滋養。延國從何時對佛教產生了嚮往 , 我沒有問過。我猜想也許是在他來中央美院讀書之後。記得他在美院讀書的時候 , 起先也買了很多歐美男女歌手的 C D , 打發寂寞。 後來好像有人送了他一張西藏喇嘛誦經的 C D , 他就受了感 召 , 一發而不可收拾 , 搜羅了很多張佛教音樂 CD ( 畢 業時他還曾送我一張 ) 。與此同時 , 延國對魏晉寫經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很認真地臨摹了很多,他說尤其喜歡東晉安弘嵩的寫經。記得他經常一個人晚上在教室裡,聽經、抄經。畢業後的幾年裡,他創作了很多寫經長卷作品,後來王鏞老師觀後,很欣賞,欣然題字。
 
     延國的行草書,寫王鐸一路,雄強忍肆,氣勢撼人。從追求王鐸的雄強恣肆到追求寫經的靜謐雅逸,動機何在?我猜測,一方面,是延國想讓自己的作品更加豐富, 於是致力於精微;另一方面,是延國以佛經為載體,追求著自己的信念。前者是延國在藝術技法上的深入,後者是延國在藝術精神上的深入。
 
     延國曾在《延國出入大吉祥》一印的邊款中 , 滿懷深情地寫道 :“五月六日 , 吾自京返鄉 , 與母親妻 兒短暫相聚 , 又要歸京。如今客京求藝 , 五年有餘 , 終日勞作奔忙 , 難與親人相聚 , 無奈。五年來風雨謀生 , 求藝問道……其甘苦自知 " 。遊子的冷暖甘苦 , 常人是難以體會的。也許正是這種為常人所難以體會的冷暖甘苦 , 需要一種信念來支撐、慰籍 , 而寫經書法恰恰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這樣一種心境。佛經的力量是無可估量的 , 佛教正是藉佛經來弘揚的 , 而佛經又要借抄寫來傳播。於是 , 在寫經書法中獲取支撐和慰籍是完全可能的 。延國也許正是從中獲得了一種堅定的信念 , 一股巨大的能量和一個高度。
 
     藉寫經書法, 延國洞開了一片天地。這片天地,正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延國耕耘其中,不知疲倦,於是他的行、草、篆、隸,諸體書作也在悄悄地發生 著變化。
 
     延國的篆刻,在很多方向上做了探索。舉凡戰國璽印、漢印及唐宋元官印,多有涉獵,意象蒼渾,他又能刻元朱一路, 醇厚古雅, 頗見功力。
延國的書法篆刻,先前多酣暢樸厚,而今多挺率秀徹,“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至此, 我以陸遊《夜吟》與延國兄共勉:
 
     六十餘年妄學詩 , 功夫深處獨心知。
     夜來一笑寒燈下 , 始是金丹換骨時。
                  
                                                          (作者衣雪峰,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