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琳
延国出家啦,归依佛门啦!
说到延国出家了是我在这里捏造的一个紧张空气。延国在人生观的选择方面还是很理智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把浑身的力量全部用在做学问,写书法,刊金石方面。进入他的工作室(秋在轩)你会看到他整日伏案忙碌的身影,的确这样,延国的治学精神时时都在启迪着周围的朋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与朋友交往都能窥察他那朴实无饰的虔诚感。由于虚心求进的原因,他从去年开始写起了《心经》、《金刚经》,这一投入使他完全变了一个人。治印之余,焚香膜拜,沐其凡手,读写经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晋人风韵:滑秀洒脱,工整的小楷时而也有当代人的最新审美。延国变了,从他的言语中发现了与凡人有别的一面,这个眼前的世界在他眼里尘土飞扬,芸芸众生在夹缝中生存得如此劳累!他在完全解读佛家的圣域之后,把自己放进了佛国这座普渡众生的大殿里,用他的铁笔弹奏着与心灵共鸣的音律,似优扬的散曲、又是平仄严谨的词韵。
一个人的艺术灵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感情丰富而又细腻的延国虽然心已进入清静的佛门,但毕竟长了个凡人之躯,一切一切在他的生活中显得那么坦白,是一个不加修饰自己心灵隐私的人。虽然婚后得子多年,对美的追求与倾注却一如继往,我说这话不是说他花心,论相貌,延国是很典型的山东人:粗犷、力度,不敢进入帅哥行列;论才气,他是一位决对的帅哥。刚才说到延国对美的崇尚这是很真实的,如果没有这种“尚美”的欲望,我想他的作品也是虚假的、枯躁的,经不起品评的。
徐静蕾是当代知名的影星,据我所知她也是书法爱好者,写得还不错,人长得更有气质,在生活中她成了我和延国的偶象。当你与延国近距离接触时,你会发现徐静蕾那一抹阳光的倾城微笑给他带来的无穷力量和饱合的创作欲望;而我只是在心底深处珍藏着她带给我的感受,是不可言喻的,是和灵感相吻合的那种回味。
虚伪和紧张使我不能像延国那样坦露自己,也因为这些使延国的直率成为我借鉴学习的理由,那一方方考究的印蜕和耐人寻味的边款使我又一次看到了徐静蕾的微笑,还真有些美意。
2004年11月1日下午于亚运村仙踪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