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思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文化氛围早就独具特色的画家。山水画家杨阳多年来以表现皖南山水为作品题旨,制作了为数甚多的作品,展示了皖南山水迷人的魅力,创造了蕴含浓郁文化内涵的山水文本。
在杨阳笔下,皖南山水具体为水墨意象的归纳与组合:烟云深处的群山、林木葱茏的乡野、黑瓦白墙的古民居、源远流长的河水与横贯河流之下的小桥……画家以饱满深情的笔墨表现了皖南山水优美而动人的风情。
在几组由简介意象构成的空间中,画家不仅营造了充满乡情色彩的山水符号,还在其中流露出浓郁的“回归”意识。
杨阳山水画中的“回归”意识,在于他把自己情感、思绪投射到山水的笔墨之中,使作品的物形更具一种理想化色彩,带有明显的主观创造意识,这使得画家笔下的皖南山水有了精神与品质的表现,并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看得出,情系皖南山水的杨阳山水画,强调的是宁静、安详、和谐的境界,他着力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营造精神栖息地的图景,这个图景,因其高于生活原型、高于现实存在而获得了意义象征意义。
画家在写意的笔墨中,书写了他心灵中的精神家园图景皖南山水。分析作品,可以在文本的总体淋漓、氤氲之中现出用笔的松动、洒脱;线的勾勒强调的是“意到笔不到”的寓意精神,而且湿笔淡墨的运用造成了烟雨云露的诗意境界;用墨则率性而为,意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疏密浓淡的构成关系,使之更加符合皖南山水烟雨迷蒙的特征。
在这种灵动、缥缈与虚实相间的笔法,墨法的处理中,画家唤醒的是一种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接近了人和自然的距离,把自然的清新、秀美与蓬勃生机活力再现于画面之中,作为一种直觉表现,画家杨阳的山水画不再于是不是忠实于皖南山水的真实性,而在于捕捉对皖南山水的某种心灵感受。画家在作品中所营造的烟云深处的皖南山水,正是这样一种朴素、亲切的感觉。
近年来,杨阳的山水画,日益明确的体现一种渐趋成熟的价值取向主观表现的浪漫抒情情怀。
这是因为,画家笔下的皖南山水,无一例外的经过了心灵的过滤,并带有鲜明的主观情感色彩,一切意象经过笔墨的表达之后,都深深沉浸在想象之中,这正是浪漫情怀的典型特征。
这样的作品,都不是真实的再现。但实质上,又是真实的一种更高的、本质意义的真实。我们在杨阳的作品中看到的是这样的文本特征,不仅有外部的和谐,更注重内部的结构秩序,在形神兼具中以神为主,强调气韵在作品中的流贯与弥漫。
值得注意的是,杨阳的以皖南山水为对象的山水画创作,淡化了山水意象与笔墨表现的强度和力度,以诗意化的倾向去面对自然山水世界,使作品产生了隽永、绵长的意味。
从这一点去理解杨阳的作品,恐怕更符合作品的本义。杨阳山水画中的水墨氤氲、淋漓,乃至空蒙的境界,便是以升腾的气氛显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象关系。应该说,杨阳是以恬淡的意境面对自然山水的,而他对自然山水的主观处理与情感介入,其实是浪漫情怀的体现,是当代人焦灼心灵的一处栖息地。
杨阳的山水画,其目的不在于笔墨技术的运用,重要的是画家性情、意绪的表达,画家喜欢皖南山水的情感价值,并力求现实中去寻找并体现这一价值,他的笔墨中有太多此情之笔,都是出于悠然敛定的运用。
杨阳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回归” 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