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日专电(记者廖翊)“志归完璞——陈礼忠寿山石雕艺术展”2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此为国博正式开馆举办的第一个特展。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石”之一,千百年来,寿山石雕不仅对中国篆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体式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06年,寿山石雕刻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年轻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先生,刻石28载,在继承寿山石雕技艺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并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以创新精神和出色的才华、功力,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生命力的优秀艺术作品。陈礼忠雕刻的荷花系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秋塘枯荷来表现成熟丰硕所蕴含的内敛与自在,寄托其“志归完璞”的艺术理想与出世情怀。在首日展览中,观众为寿山石雕所造就的前所未见的景观和情韵所倾倒,赞赏陈礼忠赋予古老寿山石雕以新的生机与惊喜。
展览开幕式上,陈礼忠表示将此次参展的10件精品捐赠国博。国家博物馆表示,陈礼忠先生的捐赠,丰富了国博当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收藏,也为其他优秀的艺术家做出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