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山东诸城发现纤角龙类新属种化石 获名“诸城坐角龙”
【日期: 2016-01-03 04:16:08 】  【来源: 新华社 】【关 闭】

    新华社济南12月31日专电(记者刘宝森)山东诸城恐龙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12月31日介绍,考古科研人员此前在当地发现的一个独特的纤角龙类新属种化石,因其在整个恐龙类中独一无二的坐骨而被正式名为“诸城坐角龙”。

  据介绍,诸城坐角龙发现于山东诸城库沟地区上白垩统王氏群。其化石标本仅保存了腰带、骨化腱、近端尾椎和部分后肢骨标本。拥有约36.2厘米的坐骨,总体形状形似反曲弓,中部形成了膨大的具有椭圆形凹陷的闭孔突,末端具有斧头状扩展。

  科研人员因其在整个恐龙类中独一无二的坐骨而被正式名为“诸城坐角龙”,有关诸城坐角龙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上。

  科研人员表示,尽管标本未保存头骨部分,但仍可以通过其保存的骨化腱排列方式、肠骨及股骨第四转子形态对比等特征,推断其为一种基干新角龙类,鸟臀类的支序系统学分析也支持这一分类。为了进一步分析其在角龙类中的具体位置,而将其放入角龙类的支序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支持其为纤角龙类,与北美的蒙大拿角龙互成姐妹群。

  据了解,纤角龙类是一群体型较小、四足行走的角龙类恐龙,该类群仅发现于亚洲和北美西部的上白垩统。这次诸城坐角龙的发现进一步扩展了纤角龙类的已知种群分异度和其分布范围。

  “中国龙城”山东诸城境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全市已发现恐龙化石点达30处,化石埋藏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包括诸城坐角龙在内全市已发现并命名的恐龙种类超过10种。


上篇:国博等10家单位入选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    下篇:明清紫砂珍品亮相沈阳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