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评论 > 详细信息  
油彩里的“中国气象 ”徐里油画的“民族化”探索辑评
【日期: 2016-04-05 08:12:37 】  【来源: 】【关 闭】
style="BORDER-BOTTOM: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0px 1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 16px/32px 宋体;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7,57,57);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徐里以油画的材料笔触绘制出水墨画的风韵情致,以繁复致简约,以现代扬传统,以“世界”观“民族”。这让我联想起两件事。其一是我自己正在写的童话与绘本,我正在尝试以民间童话的形式包蕴现代文明的精神,和以油画技法传达国画气象,虽殊途而同归。其二是英国诗人柯尔律治在谈及诗歌时说:“使相反的、不调和的性质平衡或和谐:新奇与新鲜之感,和陈旧与熟悉的事物;永远清醒的判断力与始终如一的冷静,和热忱与深刻强烈的感情。”如此,才能给所有的思想和物体“增添海陆未曾有过的光明”,“增添圣洁,增添诗人的梦”。我想,创造的艺术,是关于平衡的艺术,写作如此,绘画亦然。

    15、梁永琳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委、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协会员)

    《夜归》中典型的三段式结构;《碧波》中的残荷;《江南遗梦》中的江南村落;《梦里落花》的诗性表达和静物的悠长立意;《秋茗》中的开合结构;《家园》中的疏密虚实等笔墨结构的处理……我的目光在徐里的油画作品上缓缓掠过,感觉自己仿佛在欣赏一册中国画家的册页。处处透出的是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徐里是以中国式的意象表达来驾驭油画这一西方艺术样式。以诗性的涵泳、得鱼忘筌式的逍遙、睥睨天下的气格而开了绘画新境。

    16、马啸

    (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书法家、艺术批评家)

    徐里先生的成功,首先是借助了其中西兼修,且中西兼擅的本领。无论国人之花鸟画还是西人之油画,他的实践,绝对不只是用来装点门面,更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的朝秦暮楚或见异思迁。于国画,其虽个人风格不甚明显,然而却能够深入“笔墨”之内核,而非迷恋于形式的追新求异。于油画,其实践更具意义——他虽是在油画中运用了国画的一些“方法”,但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混杂、纠集到一起,而是做了颇为“深入”的工作。一方面,他不断锤炼、深化油画的技法语言;一方面,大胆“拿来”,将国画的“用笔”效果、“造境”的手段、方法运用于油画。正是此两方面“相辅相成”的艺术实践,使得他在“中西融合”的危途之中找到一条通向光明的通道,让我们看到具有“中国”意味、富有“笔墨”韵味、独具创造与个性魅力的油画。

    17、王登科

    (《艺术品》期刊主编)

    徐里绘画的可贵之处,是主观上已没有中西的梗碍,在客观上又未将画种予以分别。尽管是以油彩涂抹在画布上,但他的艺术视野是开放与多元的。他只是一任心手,感知目前,激情与涌动间,开启了一种莫名的美丽图式。徐里的作品具有一种天然的本土元素。它不是刻意的嫁接与牵扯,似乎是一种本能的认知和观感世界的方法。而呈现出来的绘画语言,恰恰与中国传统的大写意绘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上篇:潘天寿谈中国花鸟画    下篇:吴冠中:内容决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