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夕阳欢歌(国画) 300×410厘米 2019年 李传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锲而不舍推进脱贫攻坚,久久为功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落实就业优先,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深化医改,坚持“房住不炒”,聚焦教育公平……这些变化让人民群众获得真切感受。文艺作品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在一幅幅精美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通过艺术的形式,感受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奋斗的成就,从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中展现出国家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实现的巨大进步。
共享经济、快递的出现让生活变得极其便捷,这些新兴事物和经济发展趋势也体现在美术作品中。马鑫的《共享单车》展现了作为新型共享经济产物的“共享单车”,画面分为三个层次,前景与中景为一群骑着单车的人,包括上班族、学生等人群,远景为都市街景、建筑与摆列整齐的单车,表现了共享单车已成为当下生活方式,使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王巍的《时代节奏》,以中国画手法表现了一群快递员在城市尚未苏醒之时繁忙工作的情景。快递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代表,与整个消费市场的运转、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都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投入,教学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逐步解决。王子锟的《教育为本——课堂》以三联画的形式表现了这样的时代变化,赞扬全面义务教育的伟大国策。中幅以老师给学生授教解惑为中心部分,突出表现教育兴国,培养下一代的创作主题。左右两幅表现的是拿着书本,姿态各异的学生逐步向中间的老师集中靠近,等待答疑。向心性构图寓意向知识,向教师靠拢。学生站蹲、附身等姿势,意在表现活泼阳光的气氛,以及构图形式感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艺术下乡,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张元稼的《秦腔人生》重点表现戏曲开演前秦腔青年团的演员们在后台紧张排练的场景,以“走台”对戏为主体情节,反映演员热爱戏剧事业及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该作品用国画长卷的构图形式,巧妙地将生旦净丑等舞台形象穿插组合,详细描绘,充分展示了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特有的服饰特点、角色类别和文化特质,并结合窑洞这一陕西特色建筑作为环境背景,整体描绘出秦腔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鲜活地表现出秦腔艺术家们一腔热爱之情,反映出其质朴、活力、精彩的艺术人生。
农村基层医疗保障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各级政府采取措施落实政策,医疗下乡巡诊,使广大基层农民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医疗资源。王晓伟《春至山乡》就是以医疗下乡为背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城市医院医生到中国北方太行山区农村义务巡诊的场景,表现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担当和农民朋友就诊、解除病痛的喜悦心情。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鼓励创新与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扶持措施,掀起了一阵创新、创业的高潮。曹巍的油画《科技创业的年轻人》以奔跑的女青年象征创业者的工作节奏。脚步匆忙地取快递,一边赶路一边吃早餐的身影是大楼里最为常见的情景,表现青年创业者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以及青年创业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罗小珊的《创业创新新时代》打破常规的群像式构图,通过复杂而丰富的背景内容完成对创新、创业过程的叙事,让画面增加了时代感和创新性。画面将作为创新、创业符号的“梦想小镇”“众创空间”“共享单车”等内容与被描绘的人物相结合,突出表现了中国当下创新、创业上有重大突破的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紧扣主题,表现了创新、创业的时代热潮。
此外,赵晓东的油画《幸福的菜篮子》是以国家提出建设的“菜篮子工程”为背景而创作。李传真的国画《夕阳欢歌》则以20个神态各异的老人呈现出富有时代感、科技感、幸福感又贴近现实生活状态的现代养老院。李宏钧的国画《全民健身律动中国》通过描画适合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来诠释推动全民健身的创作主题,借助壁画、岩画、汉画像砖等元素来增加画面气氛、丰富作品思想的广义性,让作品主题思想贯穿整个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