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灵影仙踪 上海博物馆举办蛇年迎春展
【日期: 2025-01-29 11:45:59 】  【来源: 美术报 】【关 闭】

      清 陕西皮影“青蛇架” 上海博物馆藏

      值此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精选8件馆藏文物,并从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借展5件文物,举办“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1月14日至3月2日,展览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四楼第三展览厅对外开放。

      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从甲骨文、《山海经》的记录,到青铜器、画像石上的图像,蛇的灵影遍布中国早期文明中。人首蛇身的创世神灵,诉说着先民对子嗣绵延的期许;部落领袖持蛇踏蛇,以助沟通天地、彰显权威;滇、蜀、楚、闽、吴越诸地皆曾崇蛇,祈求庇护与力量。此外,蛇还以北方水神玄武、温婉有情的白娘子等形象留名后世,民间至今仍有祭祀“蛇王”、迎蛇为“宅神”“财神”等习俗,寓意吉祥富贵。

      清代(1644—1911年)的陕西皮影“青蛇架”(上海博物馆藏),是传统影戏剧目《白蛇传》演出所用道具,为青蛇府邸大型景片,在戏中起到交待地点、衬托氛围等作用。景片共由10个部件缀订而成,以便折叠在戏箱中装运。蛇虽为“五毒”形象之一,但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乙巳蛇年,鳞动春归。灵蛇传说在中华文明中绵延与变迁,亦跨越山海、连接各民族的精神与文化。


上篇:“一个人的视觉谱系·王东声作品展”将在京开展    下篇:“沧州遇见达芬奇· 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