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三》,纸本水彩,150cmx315cm,2025年
站在冬天的深处,站在流淌着冰凌的黄河岸边,我的思想像是被青春的血液灌溉,一股无名的希望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扉。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我朝思暮想的地方,今日总算相逢。少年时期,听老人们说着陕北黄河边的故事,吴堡常常萦绕在我的耳边……
每年大年初三,我总是要到陕北写生,我们去了绥德、佳县、米脂,今年站到了黄河岸边的吴堡,我的心情就像黄土塬上的沟沟壑壑起伏不宁。身边的大河凝结着黄土的光芒,山峦写满了季节的苍凉。吴堡岔上镇的霍书记、郭镇长早早地站在镇口,迎接我们。我们卸下行李,稍事安顿,便启程来到了画画的基地。岔上镇的老乡依偎着火炉,等候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摊开画纸,架好画板,开始写生。瞬间,我就被站在我面前的,像山一样沉默的大爷的形象所感动,我知道,那山的沉默并不是没有话语,它有月下的沉吟,有白天的嘹亮,它像我们身旁的大河,深邃的灵魂滚滚地流淌,并延伸到大河的两岸。我努力地想和他们攀谈,想切开他们每一个尘封的岁月,想听他们诉说那黄河水浇灌的塬上,枣树、梨树“绿瘦红肥”的秋。我画的一位七十八岁的黄河纤夫,他跟我讲述了他的故事:他二十岁起开始当黄河纤夫,一直到有了机动船,他站在那里,背影像厚重的黄土,上面刻满了金色的足印。我握着他的双手,询问那纤夫的日日夜夜。他的手是那样的无力、绵软,微微颤抖,疲惫将他的双手紧紧地缠裹。我要把他画下来,我要将他像黄河一样壮阔的双手画下来,我担心除了他没有人认真阅读过这双手。几天来,我面前的大爷大妈是比这大河和黄土塬更耀眼的苍劲的风景,写满了季节的沧桑,凝结着黄河的吟唱,让人刻骨铭心。
我深知,我那些空洞的、有些发慌的作品,只有在这大河边,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才能找到他圆满的芳魂。镇上的锣鼓响起,大爷们催促我们去赶那红火的秧歌,乡民们舞动着红色的绸缎,染红了山岗,染红了一片黄河水。我周身的血液里盛满了爱的光芒,我把每一张欢快的脸细细地端详,我由衷地赞叹,这黄河儿女生命的高贵与顽强,黄河水给了她的儿女以生命,他们回馈她于满山的谷香,喧天的锣鼓和火红的起舞。我知道,我感受到了只有这淳朴真诚的大河儿女才会强健我艺术创作中脆弱的神经,只有那漫天的红绸才能点化我的才情。我知道,我的艺术创作源于这片土地,源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作品的视野被校园的围墙和都市的高楼所淹没,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知道,艺术最终是还乡之旅,我的艺术创作源于这片土地,源于这里的人民,我将艺术还归于人民,作品中有我重如磐石的乡愁。
(文/周刚,《重如磐石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