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览事速递】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古代文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有人焚香品茗,有人园林雅集,有人悠游于山川之间……
苏州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特展“从拙政园到长物志”,巧妙以名园拙政园为起点,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春夏秋冬四时雅事为线索,展现古人的园林雅趣、生活美学,让人体会到一份穿越时空的“松弛感”。
《长物志》是一本关于居室园林营构、山水木石措置的生活指南,表达出中国传统文人趣味和“雅、古、隐”的精神追求。全书十二章节,将园之营造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类。展览以书中论述为线索,通过花卉、焚香、品茗、赏画、择器等多个维度,邀请观众循物入境,领略古代文人“以器载道,借物明心”的精神境界。
沈周、王鏊、祝允明、文徵明、唐寅、文嘉等吴门巨匠的书画力作悉数亮相。从沈周《岸波图》卷中悠远的河岸景色,到文徵明《三绝图》卷中散逸的古木竹石,作品皆诗、书、画相映,文辞精妙,行云流水,尽显文人意趣。在文徵明《行书五律煮茶轴》中,感受临晓风而煮茶的闲适;在唐寅《农训图》中,体会江南乡居的静谧韵致……信步浏览,如同进入隐藏在繁华市井中的桃源之地,“闲”与“雅”的心境油然而生。
除书画外,展览还包含宋代小白釉杯、宋代青釉刻花瓷瓶、明代铜香炉、元代龙泉窑绞丝耳三足香炉、清代紫砂壶等生活类器物。铜炉中青烟袅袅,瓷瓶中插着梅花,素墙下古琴清音流淌,观物赏画,自成妙境。
此次特展的空间设计亦是一大看点,通过序厅“入梦·四时花神”“春·紫藤幽径暗香契格”“夏·雨打芭蕉事修明志”“秋·菊绫揭妙观画窥心”“冬·读牍梅间择器知境”五个单元,生动体现《长物志》中“宁古无时,宁朴无巧”的审美哲学。每一处装置设计都精心考究,营造出古雅静谧的氛围。
展览还创新引入NFC手环互动系统,观众可录入个人信息,在象征四季的展区扫描心仪展品,最终在服务台揭晓个人专属的“花神”身份,领取纪念币,与文震亨、沈周等明代文人“隔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