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中国最早雕刻艺术品在河南被发现
【日期: 2009-05-20 05:59:03 】  【来源: 】【关 闭】
      一件距今 1.2万至1.5万年、用鹿角雕刻的微型鸟雕和其他雕刻品及其半成品,日前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被发现。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立体雕刻鸟化石,与西方旧石器时代晚期 遗址立体雕刻艺术相比,雕刻技艺更为精湛。

  这是继2007年、2008年出土8万至10万年前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细石器之后,又一次重 大考古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负责人、中国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微型鸟雕小巧玲珑、造型生动,反映了 古人类精湛的雕刻技术和对自然形象的细致观察与高度模仿、创作能力。如能对推定的年代加以测定、确认,对研究当时人类的技术水平、审美和意念表达能力,以及区域间人类 群体的迁徙与交流等更为重要。

  新发现的这只雕刻鸟身长2.1厘米、高1.2厘米、厚0.6厘米,保存十分完整,颜色呈灰褐色,表面光滑,局 部显示清晰的雕刻痕迹,已经形成化石,有很强的吸水性。它以均匀烧烤过的鹿角为材料,用细石器中的雕刻器精致雕刻而成。雕刻艺术高超,手法精湛,鸟身线条简洁流畅,形 态完美,静中富有动感。翅膀部位刻线寓意羽毛,非常细致,栩栩如生。

  研究基地负责人、考古领队李占扬研究员说,雕刻鸟的足部前后两 端刻有对称的凹槽,形成很平的底座。如果将鸟放置于平整的面上,可以平稳站立且能让它转动,说明当时人类已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同西方发现的同时代雕刻品相比 ,灵井微型雕刻鸟的雕刻技艺更为精湛。”李占扬说,“以往,中国没有发现过早期立体雕刻艺术,仅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宁夏灵武水洞沟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过在 肉食动物犬齿和鸵鸟蛋壳上钻孔的技术。许昌灵井遗址出土的这件标本,可以说明中国和西方一样,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拥有了娴熟的立体雕刻艺术。”

上篇:“捐赠才是艺术品最好的归宿 ”——靳尚谊捐赠展开幕    下篇:最能抵挡弱市的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