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评论 > 详细信息  
从重彩到写意的嬗变——郭大川古典人物写意画的艺术特色
【日期: 2009-05-21 06:49:02 】  【来源: 】【关 闭】
作者  贾德江
      郭大川是一位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总是显示着他的才情、智慧与创造精神。无论是他的工笔重彩,还是他的写 意人物,他都画出了情趣,画出了风格,画出了品位。我曾经饶有兴味地欣赏过他的重彩画,那些具有东方情调和现代意韵的画作,给你的感受绝不仅仅是“镂金错彩”的技术层 面上追求,而是情与思的渗透,是艺术形象与生命活力的结合,尤其是那些适度装饰变形的人物,通过色彩的表现和背景的韵律化效果,塑造一种富有节奏的、充满幻觉和理想的 、自然和谐的视觉空间,赋予作品以典雅的装饰美和朴实、纯真的稚拙美。他的工笔重彩突出的特点是从色彩、绘画性、装饰性及形式感的角度去思考,在多向探索中汲取传统的 、民间的、西方的艺术精华,对中国工笔画的界域做了极大的拓展,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对工笔画的未来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郭大川生性耿倔,性格平和,不善言辞,但内心汹涌澎湃,是一位极富抒情性的画家。这种抒情成分不仅充盈在他的现代重彩画的色彩 和人物里,也弥漫在他的写意人物画的情景交融之中。郭大川的写意人物画以水墨表现为主,和他的工笔重彩一样,异曲同工,以抒情和唯美为审美取向,表现的主题多为古代的 高士或仕女,着意于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他的传统意笔人物重文人意趣,尤其线条与墨色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写实的影响,笔墨酣畅,随意自如,化机四出,神游其间 ,造型的意象与笔墨的洒脱已经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细读他的作品,无论是表现仕女佳人的吟诗读书、 游春赏花、抚琴对奕的风姿绰约、仪态万方,还是表现名人高士的谈古论今、品茶煮酒、寄情山水的风流倜傥、儒雅气度,无不“如灯取影,妙得神情”之美。那种唯美主义的追 求不仅表现在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在人物的动态上,更表现在环境背景的营造上。画家以抒情的笔调将传统山水、花鸟的意象带入人物画中,集山石、林木、花卉、家具、人物 于一体,其想象的情节、精心的铺陈,尽管借自古人,借自传统,画面却由此而变得古朴而深邃。画中的文化气息,笔墨间的书卷气,那种优雅平和、清逸淡远、古意悠然的美感 品格,正是一种人文的笔墨,智慧的艺术。
      在笔墨的处理上,画家不是求简单,而是偏向于丰富,既不 借助色彩的装饰趣味,也不谋求素描的光影效果,始终以线为画面的基本结构,随着图式的需要与表现对象的质地、形状及情境的不同,而变换着线的形态、样式与节奏,或写或 泼、或粗或细、或断或续、或流畅干涩、或苍辣清润,在疏密浓淡的书意笔性上显示出笔墨的美感,自由而劲健,那种形神兼备的造型、景物与水墨的笔意美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生 命图景,无一不是文人性格的再现。与其说郭大川把久远拉近,让古典走进今天,不如说他把传统人物画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平易中见淳厚,质朴中寓性灵,郭大川以他的韵味 隽永的古典人物写意画,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的魅力,而且体会到了作者超越传统的自信。
      郭大川的 水墨写意人物多以小品为主,小品既是画家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载体,又是画家探索水墨语言多种可能性的机运。有时候,后者更是水墨小品的缘起。在郭大川的小品中,我们 可以从姿态的塑造、神情的刻画、构成的元素、笔墨的情趣、环境的渲染、随类的赋彩等一切关系的处置,都能清晰地看到一种水墨语言的“修辞”方式,那就是明显的古典主义 倾向与固守传统文化精神的勇气。显然,他更倾心于古典文化的魅力,因为凭此他的心灵可以延伸出去,可以与历史的情怀接通,与今日之感情交流,因此,他的作品崇尚古典却 不失现代感,以传统见长却不乏创造,重传统学养又具现代人的胸襟,显示了他文思跌荡,灵心飞动与锐意进取的性情本色。
上篇:影像艺术市场的摄影收藏    下篇:从天价《南泥湾》看革命题材——具有当代油画没有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