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Christie’s)将于2009年11月29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古代书画”及“中国近现代画”秋季拍卖,届时将呈献近320幅古代、近现代名师佳作,总估价超过一亿八千万港元。此次“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品包括明朝画家和书法家如董其昌、文征明、王铎的精彩作品,重要的清代艺术家如华岩、金农的佳构,以及来自清廷的精彩书画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独特的意境与韵致以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博大精深。“中国近现代画”专场将以清末及民国以后活跃在画坛的艺术家作品为主,将呈献一批十九和二十世纪重要大师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林风眠、溥儒、傅抱石以及李可染等大师的杰作;此专场拍品也涵盖了来自中国各地区与画派的画家的精美作品,精彩纷呈。来源:www.artxun.com
“水墨世界,可游可居”--“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宋元掇英 宋元绘画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巨大价值在于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手法。表现自然景物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宋元的花鸟画中表现花卉禽兽的新鲜活泼的生命景象;山水画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伟和优美,山川大地树木等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动人的变化。这两种绘画体裁,虽是以自然界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但在宋元优秀画家的笔下并不是单纯的自然事物的再现,而是在其中体现着强烈的情感和宏伟的理想,对观者能产生鼓舞的力量和提高精神生活的作用。宋元绘画艺术技巧上有着重要的创造,着重山水花鸟动人的美的意趣,围绕着阐明及突出主题的要求,自由且灵活地组织画面,不受任何机械法则的支配,善于抓住对象外形特征进行提炼形象。 来源:www.artxun.com
来源:www.artxun.com
《宋元掇英》局部 册页共八开 镜框 估价: 500万-600 万港币
此场“中国古代书画”专拍中将为广大藏家呈献绘画作品《宋元掇英》(11-14 世纪,设色绢本,册页共八开,镜框,估价: 500万-600 万港币 / 64.5 万-77.4 万美元)。该八开册页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笔墨沉稳凝练,敷色清幽秀丽,山水、竹石、花鸟均表现得十分精彩。画面上或寒山峭立、水天空阔,以简括的笔法、苍润的墨色及细腻的构图将水墨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或墨笔花鸟,以精细圆润的笔墨,潇洒清俊的风骨,将各种花鸟刻画得姿态各异,生动传神。这一幅幅清润淡雅,生机盎然的山水、花鸟画,更加注重画面的自然天趣,栩栩如生;其风骨或气晕沉厚、静穆明润;或平和恬静、妍丽秀润,极富文人画的笔法和意趣,淡雅含蓄,诗意浓厚,实属不可多得的逸品。 来源:www.artxun.com
华喦《荷塘》 设色绢本 1726年作 估价:200 万-300 万港元
华喦 华喦(1682-1756)字秋岳,清代著名画家。他工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其画风脱尽时习,力追古法,艺术见解和画风与“扬州八怪”相似,摒弃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而追求自然、真实和个人表达。华岩多才多艺、学识广博,善将诗、书、篆刻入画;诗亦古质,与书称三绝。他的画不论山水、人物、花草、禽兽、鱼虫,都有很深造诣。花鸟画成就尤为突出,继承前人花鸟画传统,又融会明清写意花鸟技法,创出独特风格;笔墨不多,空灵而不松散。华岩作画认真严谨,不愿墨守陈法,能推陈出新,每件精品都精心锤炼,惜墨如金。他善用粗笔、渴笔,以简取胜;笔意纵逸超脱,设色清丽。他笔下的花鸟,草虫和小动物形象皆自然逼真,生动活泼,富有生趣。 来源:www.artxun.com此场秋拍的另一亮点为华喦的《荷塘》(设色绢本,一七二六年作,估价:200 万-300 万港元 / 25.8 万-38.7 万美元),该幅画作是华喦的小幅花卉作品。在中国文化中,荷花一直是君子洁身自好,品格高尚的象征,代表了不畏邪恶环境、依然洁身自好的力量。荷花作为佛教八吉祥物之一,亦是圣洁、清净的象征,意为“出五浊世、无所污染”。在欣赏华岩的这幅画作时,不禁令人浮想联翩:荷花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的侵扰和影响,身处浊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身的洁净清芬,最终升华至洁净澄明的境地。观该幅《荷塘》作品,石绿的荷叶将画面分为上下各半,荷叶叶面、叶背颜色深浅不同;在大片石绿荷叶旁,盛开着洁白的荷花,妍丽娇嫩,袅袅婷婷;在纤薄粉嫩的花瓣上,又以细毫勾出花瓣上的脉纹,明丽莹润,荷叶旁的水草亦勾勒精细。画面上方题有周敦颐《爱莲说》中赞美荷花的著名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该幅《荷塘》画作施色清透,水分饱满,充分表现出荷花的质感;线条蕴润含蓄,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体画面亦单纯古朴,给人清新神怡的感觉。故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下卷中评华岩的画:“笔意纵逸骀宕,粉碎虚空,种种神趣,无不领取毫端,独开生面,真绝技也。”来源:www.artxun.com
文征明 行书《离骚》水墨纸本 册页共49 开 估价: 150 万-200 万港元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被誉为“明四家”之一,也是「吴门派」的一位领军人物。文征明的诗、书、文、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以行书、小楷为人所称道。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在当时名闻海内外,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离骚》、《滕王阁序》、《赤壁赋》等。 来源:www.artxun.com今秋的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的亮点之一当属文征明的传世名作:行书《离骚》(水墨纸本,册页共49 开,估价: 150 万-200 万港元 / 19.3 万-25.8 万美元)。行书《离骚》为文征明86 岁晚年的书法作品,此卷一气呵成,精妙清新;流畅之致,令人赞叹。他广泛地向历代名家学习,集其大成,并向古籍中汲取文化的养分,最后完成自性抒发的创作意识。在49 开册页纸本上,文征明以其著名的行书书写了战国时期屈原(公元前304–278)的《离骚》,其运笔遒劲流畅,奇而正,雄而逸,表现了文征明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及对古籍谨慎的研究,充分展现了其 “尽窥众家之妙,有成于一己之功”的书法艺术,是继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来源:www.artxun.com
若真《秋景山水》立轴 设色绢本 1684年作 估价:100 万–150 万港元
法若真 古代有很多诗人学者,博通经史、寄情风骚,一生并不以书画名世,然而其艺术气质、个性才情、审美理想都能一一从其书画作品中表现出来,还有不少在书画史上留下了名篇佳作,为后人所称道,清初法若真即是这样一位诗人书家。 来源:www.artxun.com法若真(1613—1696),字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山东胶州人。清顺治三年(1646 年)中进士,后曾任安徽布政使一职。康熙十八年(1679 年)举博学鸿词,时家居,未就试。书法魏晋,而有士气,“惟其意所欲为”,自成一格。作为传统文人,他学识不凡,长于诗文写作,但真正使他扬名于世的当数其书画艺术。他善作山水,笔墨富于动感,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不染尘氛。他的大幅作品汪洋恣肆,变幻神奇,烟云弥漫,笔墨浮动,别有一番风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此场秋拍将向众藏家推出法若真的《秋景山水》(立轴,设色绢本,一六八四年作,估价:100 万–150 万港元 / 12.9 万-19.3 万美元)。此图构图气势宏大,章法奇特;满纸云山,重山万岭,大气而整合。画中山石以劲健的笔法勾勒筋骨,刚中见柔;石骨的刻画既充分表现出嶙峋的石质,又描绘出山石浑厚苍润的气息;画中树的表现,既有古法又有己意,不是刻意勾出树形叶姿,而是随着感觉、随着画面特定情景的需要进行渲染,故显润朗。画中近景溪岸崎岖,坡阜杂树盘郁;远景处山壁峭立,崦崖陡起,那弥漫在层层山峦与密树深林间的水气,像雾、像雨、又像云,似被山风一吹骤起,使人感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图以水墨作层峦叠嶂,颇有气势。赋色在色调统一的前提下互为映衬,单纯中见丰富,更给画面增添了清雅、爽丽的韵味。法若真多幅作品被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并被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收藏。该幅《秋景山水》现身今秋拍场,实为广大藏家不可多得的收藏良机。 来源:www.artxun.com在今秋香港佳士得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专场中,诸多拍品传承有序、品质精彩,加之估价合理,相信定将受到广大藏家的喜爱与关注。
“自然真趣,尽入寸里”--“中国近现代画”专场
“中国近现代画”专场将呈献著名晚清至现代书画家如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等大师的佳作,还包括了著名的岭南派、津京派、海派艺术家创意独具的精彩作品,题材广泛,品质精彩,不容错过。
来源:www.artxun.com 傅抱石 《杜甫诗意图》设色纸本 1944年作 估价待询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金刚坡时期”的作品一向是藏家追逐的对象,此季的“中国近现代画”专场还将为广大藏家呈献傅抱石先生在金刚坡时期创作的一幅少见的大幅画作《杜甫诗意图》(设色纸本, 一九四四年作,估价待询)。
傅抱石,我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先生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先生的画作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来源:www.artxun.com该幅《杜甫诗意图》作于“甲申秋八月”,即1944 年9 月,是抱石先生居金刚坡的绘画创作的旺盛时期。 该图为大条幅,纵208 厘米,横59.5 厘米。这样大的作品,在金刚坡时期是很少见的。先生选择了传统皴法中最不规律,最自由,也是最洒脱的两种-乱柴皴和乱麻皴。又取了他顶礼膜拜的石涛上人的拖泥带水皴,并加倍地用水晕染。画面中丛松耸翠,峻岭雄峙,清涧飞泻,参差错落;文人、高士且谈且行其间,松风拂着衣襟,泉声伴着话音,幽雅的画境与诗境,淋漓苍茫的气象与韵致,是这幅作品给予阅者的大感觉、大印象。抱石先生有句名言:“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除了体会它的大气磅礡的大气势、大气象之外,还要仔细品味它的细部收拾的微妙,如泉口的处理、云烟的烘染,尤其是点景人物的安排,真是恰到好处,更移不得。图中人物,皆用洒脱的细线疾写而出,神采奕奕,错落有致,与前后景致浑然一体,实为藏家们不容错过的一幅抱石先生“金刚坡时期”力作。来源:www.artxun.com
齐白石 《四季》设色紙本 立軸四幅 估价:500万- 700万港
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来源:www.artxun.c齐白石的山水画表达了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此场“中国近现代画”专拍将向众藏家呈献齐白石的《春雨人家》(水墨纸本,立轴 ,一九二二年作,估价:150万-200万港元 / 19.3 万-25.8 万美元,图右),创作于1922年,是白石老人“衰年变法”时期的一幅力作。该幅作品色墨浑然一体,浓、淡、明、暗笔墨交错,精准拿捏色彩、光与影的变化,如步入虚幻之境。画面远近遥相呼应,近景处低矮的屋舍反而映衬出远景中山峦的雄伟与苍浑。雨中的美景宁静而飘渺,远处的群山林木葱郁,美不胜收。作品意境开阔,笔墨浑厚,气韵生动;格调质朴,像一首极富层次感和旋律感的华美乐章,在尺幅之内蕴藏了无限的内涵,令人回味悠远。该幅作品流传有序,曾为Dr. Alfred E. Mirsky的旧藏,并于2006年5月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上拍,拍卖所得捐给了洛克菲勒大学的毕业生项目。在画作的右上角题有画家所作的七言诗,白石老人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修养,以洗练的笔墨抒发真实山水之造化,激发出更真、更善、更美的艺术取向。
此场专拍还将推出齐白石的另一套精彩作品《四季》(设色紙本,立轴四幅,估价:500万- 700万港 元/ 64.5万- 90.3 万美元)该幅画作创作于1920年代,是白石老人“衰年变法”时期的另一力作,遗弃了传统文人画中表达作者自身雅逸清高的描绘对象,而反“雅”为“俗”,以农村赋予他的特殊视角和朴实的画风来描绘其心中的四季山水。 来源:www.artxun.co白石老人向来善于运用巧妙、精炼、雄健的笔墨来表达出所描绘对象的生命与神采。在该幅《四季》画作中,他以率真的、充满生命感的笔触将大自然中春之盎然、夏之清雅、秋之丰美与冬之萧瑟浑然天成地跃然纸上,形神兼备地刻画出四季山水的各异的韵味与意境。他通过绘画抒发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环境、家乡山水草虫的深深的思念与眷恋,从其画作中,我们读解到的是淡淡的乡情和一种虚构的关于生活的传说。作品中充满着抒情诗般的韵律;其红花墨叶、兼工带写的形式风格中,阴柔与阳刚浑然天成。
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不同,齐白石的衰年变法,解构中注意继承,重建中侧重创新,不仅继承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审美趣味,而且与社会命运紧密结合,有感而发,是画家对传统中国画及自身内在思想感情的解构与重建。这一时期的作品无一不格调清新、趣味盎然。该画作还经多家著名出版社出版,如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等,实为一套不可多得的衰年变法力作。 来源:www.artxun.com
张大千《看山须看故山青》设色纸本 立轴 估价: 200万-300万港元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的《看山须看故山青》(设色纸本,立轴,估价: 200万-300万港元 / 25.9 万-38.8万美元)。张大千在写意山水方面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泼墨、泼彩新体貌,使中国山水画融入西方艺术感染力。大千先生善于把握各种景物的自然美之本质,使自然山水的真性情得以自如表露于笔墨间;种种意境,在他浑然墨色挥洒下,历历可感。 来源:www.artxun.co在画作《看山须看故山青》中,整幅画山质浑厚,草木华滋,笔墨奔放,泼墨如云。张大千以其自由而多变的笔调和构图,得心应手的泼墨技巧,呈现出令人炫目的水墨和色彩,在浓淡虚实的墨色间,透现出层迭起伏的山峦和流动飘渺的云霭,境界格外清新瑰丽。飘逸的墨彩,清薄的云烟渲染着天空,委婉中见豪放的洒脱笔墨体现了大千对中国山水画理的独到感悟及其艺术表现力的特有风范。整幅画意境深邃,予观者无限的想象,表现了张大千在其晚年日臻完善的泼墨和泼彩技巧,相信定将吸引藏家们的竞相购藏。
来源:www.artxun.com 吴昌硕 《珠光》 设色纸本 立轴 1904年作 估价:100 万-150 万港元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在近现代中国书画史上,一代宗师吴昌硕的光芒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他的门下,或受他的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现代最具实力的几大家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等无不源自于吴昌硕。吴昌硕的艺术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以金石书法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笔墨酣畅、气势奔放的独特画风。他的花卉作品笔墨淋漓,色彩浓郁,布局新颖而又纵横恣肆,尤以藤本最能畅其笔力,抒发激情,一振晚清萎靡干柘之风,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 来源:www.artxun.c吴昌硕的《珠光》(设色纸本,立轴,一九零四年作,估价:100 万-150 万港元 /12.9 万-19.3 万美元) 笔墨秀逸,清劲流畅,蜿蜒交错,有惊龙走蛇之节律。画面整体布局饱满,绵密高雅,生动自然,极富表现力,也显示出画家无拘无束的艺术个性。雄强朴拙之画风,狂草抽象的紫藤条,在其此画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地体现。
吴昌硕之所以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承前启后的艺术宗师,缘于他深厚的笔墨功底和综合艺术修养的积淀。吴昌硕作为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是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他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继承者,在近现代画坛,其地位与影响力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他的这幅晚年代表画作实乃今秋拍场上藏家们不容错过的一幅紫藤佳构。
来源:www.artxun.com 徐悲鸿 《飞鹰》 设色纸本 立轴 1944年作 估价:70 万-90 万港元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受到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影响,大力提倡写实主义。他特别注重解剖、素描、透视及立体感,其绘画造型之准确,在同时代人中首屈一指,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此场“中国近现代画”秋拍将推出徐悲鸿的《飞鹰》(设色纸本,立轴,一九四四年作,估价:70 万-90 万港元 / 9 万-11.6 万美元) 作品。在该幅画作中,画面的上半部仅绘一振翅而起的苍鹰,怒目圆睁,警觉机敏,利爪粗长,如同刀刃,尽显蓬勃激昂之态。全画施墨酣畅淋漓,将墨之浓淡干湿发挥到了极致。雄鹰伸展的羽翼先以淡墨湿笔晕染,随之以浓墨绘凸起的羽翎,粗重的墨线增加了羽翼的厚度,表现出了鹰击长空的激昂气势和强大的力量。下半部的枯草及画家右侧的落款,既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又弥补了上实下虚的不足,保持了整幅构图的完整与稳定。该作品构图巧妙,描绘精巧,将西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笔下的飞鹰坚实生动,形神兼备,更加昂扬、奔放、蓬勃,更具视觉冲击力、精神感召力和时代精神。 来源:www.artxun.com
拍卖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中国近现代画】专拍 11 月29 日 (星期日) 上午9 时30 分
【中国古代书画】专拍 11 月29 日 (星期日) 下午3 时
预展
台北 11 月21-22 日 (星期六至星期日) 富邦人寿大楼
香港 11 月27-28 日 (星期五至星期六) 上午10 时30 分至下午6 时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