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评论 > 详细信息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记天津画家陈绍安
【日期: 2011-07-03 03:49:30 】  【来源: 】【关 闭】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记天津画家陈绍安
  • 来源:东方传媒网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6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祖先的哲语实在妙绝!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必须是作者对美的创造和对崇高精神的凝聚与释放!“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用功勤”。山水之境是人类向往的完美之境,也是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之境! 


    天津画家陈绍安老师的山水画,给人的感觉:一种内劲在升腾,一股豪气在萌生!雄浑博大与洒脱飘逸兼具,豪迈与婉约并举!


    大凡文学作品对山水的描述赋予了人性化的内涵,是通过文字传神达情。


    画家借形寓情,通过对物体的摹写,让观者从中各得其所:或慰藉 或激荡 或认同 或联想 或忏悔 或明志。。。。。。  音乐先贤俞伯牙荒郊野外弹琴,钟子期领会曰:“巍巍兮志在高山,洋洋兮志在流水”。成就一番“高山流水遇知音”之佳话!


    品赏绍安老师的作品,如同走进天籁之境:壮美的江山,娟娟溪流,薄雾轻烟,觅食嬉戏的生灵,枯荣待发的草木。。。。。,无不怡情藏境,清隽淡泊,从中散发出质朴明晰的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绍安老师的山水画透着温雅与恬静,淡泊与清俊,深邃与 幽远,充实与平和。不但传达出画家恢弘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还能让观者获得一种回归自然的精神洗礼,领略到一种宁静淡然的艺术享受,深度感知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山水画的境界是画家通过骨法用笔,墨色枯湿浓淡的运用所折射出来的心灵影像。绍安老师擅用大小斧劈皴去展示岩石的峭拔嶙峋。亦好用披麻皴,解索皴去营造山峦的浑厚,质朴。还善用雨点皴去体验山川的朦胧含蓄。在景物的处理上他将西洋绘画的焦点透视立体纵深效果与东方式的漫远辽阔  巧妙的加以灵活运用。让我们不仅看到作品比例的真实,也感到了岩石的坚硬,看到了树木的葱茏,也闻到了流水瀑布的清音,领略到了万壑松风,也听到了生灵的欢唱! 他的作品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只只觅食嬉戏的生灵都流淌着和谐相融的心灵迹象。


    “善画者至善至美”,境界巨大,作品的力度才大。绍安老师的作品整体连贯性很强,朴实厚重,体积感强,构图饱满,功底深厚,沉稳端庄,刚毅劲健,气势沉雄,敦厚超迈!一如他本人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这种境界的产生是画家人生历练,生命体验和自然生机感悟全部融入到笔墨中的文化修炼。


    画之妙道,神采为上,感人者莫过于情。绍安老师的作品形神兼备,一切都在自然变化中显露和谐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让人观之如临星空下美丽的月牙泉畔,空谷幽兰旁倾听古典音乐。随着起伏的韵律随形而动,顺势而变。天才的诠释:聪明不如智慧,智慧不如顺势而为!这幅幅形美韵美意美的山水风水宝地,正是绍安老师理想追求和高尚人格的的展现-----一种返璞归真的美;简约而不简单-----一种高规格的美。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品赏绍安老师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山沉稳是大地根,灵动清澈的是泽被万物的水。彰显的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无须对别人擦言观色的从容。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品不知是有意地还是无意地暗合了老子《道德经》的精髓---群龙见首不见尾!龙上飞于天,下遁于地,中游于江河湖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绍安老师的山水如龙若水矣!


    陈绍安 笔名 云峰,职业山水画家,自幼喜爱丹青,曾随画家杨其昌先生习画。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先习西画,在打下坚实的西方美术的素描基础后,后主攻中国山水画,一直坚持写生,数次登长城、赴太行、游峡江,漫步在南北名山大川之间,领略山河之胜,感受江河之宏,不断地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并加以分析研究。 其创作是以写生为基础的,与仅靠临摹创作的路径不同,所以更加贴近客观真实。2007年4月山水画作品在北京荣宝斋精品画廊展出,中国艺术画报系列名家专集出版陈绍安《山水画作品选》。作品及传略曾被入列《中国书画报》2007度十大书画家候选人名单。受到《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画报》《中国美术协会网》《中国书画名家艺术收藏网》《商界领袖杂志》《书画市场报》《中国翰墨艺术杂志》等众多媒体与艺术机构网站的关注和报道


    现为中国北京书画院签约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北京国际经典书画院特聘教授,近年的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国内外艺术品收藏家收藏。(记者 李丹)

 

 

 

                       


编辑:山水
上篇:网络艺术馆:虚拟与现实之争    下篇:美国专家的油画艺术投资经 必须了解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