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内资讯 > 详细信息  
邱志杰策展的“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于京开幕
【日期: 2016-04-05 08:00:36 】  【来源: 新华网 】【关 闭】

 由邱志杰担任策展人的“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于2016年4月2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青年艺术项目”在2016年度的首个展览,该项目聚焦创作活跃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以开放的视野研究和总结青年艺术家的阶段性成果和独特贡献。

  图片说明: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发言,嘉宾左起:德美艺嘉CEO董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艺术家汤南南,厦门大学美术学院秦俭教授,厦门副市长徐模,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管怀宾,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新伦,中展德美公司总经理贾建新,厦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泽洪,著名策展人邱志杰。

    策展人邱志杰开幕发言  

    我知道今天这个场合我肯定得说点什么,照例都是夸奖汤南南如何天纵英才迷倒众生。但是我想了一下,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汤南南可以读研究生而你不行。

    在我的电脑里面长期存着一份邮件草稿,是专门用来劝人不要考研究生的。我经常把它改个名字,就发给某一个要求考研的学生。

    为什么呢,因为多年以来,我发现考研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逃避。很多要考研的人,或者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或者是迷信一个著名导师那里存着武林秘籍,混在名家身边就能洗脱自己的本科学校的屌丝感。或者是对社会感到恐惧,读书上瘾,当学生当习惯了,呆在校园里面读书让她们感到安全。创作对他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读书的吸引力。有的人研究生都毕业了在大学任教了,注意力也并没有集中在创作上,本能地觉得还需要继续读博士。有时候他们已经太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做一个大学动物。他们永远觉得自己的学习还不够,自己所处的环境还不够好,还不足于马上展开创作。

图片说明:策展人邱志杰开幕发言

    而我认为,我手里没有武林秘籍,我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难于抑制的创作冲动,谁都帮不了他。我还认为,绝不存在一个时刻,你的学习彻底完成,然后身怀绝世武功打出十八铜人阵到江湖上去工作。人都是摔跤才学会走路的,艺术家都是从自己的工作中学会搞艺术的。学习永远都不够,准备永远都不够充分,环境永远都不够理想,如果你不能在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开展工作,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开始。

    我认为只有当你在实践中沉淀了足够多的问题,并且当这些问题慢慢聚拢,汇集成一组课题,需要拿出数年时间来集中面对的时候,你才需要回到学院,以学院的严谨和批判精神,进行反思。没有足够的实践,就没有东西可以反思。

    所以我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最好不要考研。直接开展自己的艺术工作。如果一定要考,最好是本科毕业五年之后才可以开始考虑。硕士毕业五年之后才可以开始考虑读博士。这样一个人本科毕业时22岁,五年之后开始读硕士,毕业时30岁。开始读博士时35岁,到了三十八九岁,勉强能写一篇靠谱的博士论文。有些东西不是靠老师交给你的,深刻的情感和洞见是到了一定时候才会从你的体内自然而然地长出来的。这时候你才拥有足于分享和严肃地加以讨论的经验。你才有东西可以教给你的导师。

    所以汤南南对我来说是理想的研究生。他在来杭州之前,在厦门已经是一方名家,已经拥有不少粉丝,他是在风格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遇到了瓶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才来寻求帮助的。他不是来混个文凭回去评职称的。所以他三四次主动延期毕业。在杭州这七八年时间,南南等于是把自己完全打碎重塑,从一个已经熟练的小艺术家的自我中出走,重新丢在旷野里面,重新生疏和无助,到今天脱胎换骨,凤凰涅槃,隐隐呈现出大家气象。和我不同的是,南南性格低调谦和,有的人甚至会觉得他沉闷,但我觉得他非常勇敢。这种刮骨疗毒换血抽髓的大动作,不是每个人都敢去做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支撑一个人爆发出这种能量的,只能是超乎个人得失计较的,对工作本身的一种的尊重。

    这是多年来我从南南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谢谢南南。谢谢民生美术馆,谢谢支持此次展出的德美艺嘉。

   图片说明:艺术家汤南南为现场嘉宾导览

 图片说明: 嘉宾现场交流

 图片说明:现场观众观看画作《遗忘之海》

 图片说明: 现场观众观看作品《流觞》

 铸浪为山—— 汤南南个展

    策展人:邱志杰

    时间:2016年4月2日- 5月3日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二展厅

    由邱志杰担任策展人的“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于4月2日下午3:30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成功开幕。该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青年艺术项目”在2016年度的首个展览,该项目聚焦创作活跃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以开放的视野研究和总结青年艺术家的阶段性成果和独特贡献。本次展览首次全面呈现了汤南南近年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包括水墨《遗忘之海》《海中有海》系列,录像《铸浪为山》《追日》《扶摇》《居凰》《填海》《刺船》以及装置《流觞》《明还》等,以多元的艺术方式表达出对全球化进程中现代都市乡愁的思考和创作。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5月3日。

艺术家汤南南近照 (摄影:苏薇)

    1969年生于福建云霄,艺术家,教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以现代都市乡愁为核心主题,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为基础,尝试绘画、装置、摄影、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努力探索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并关切当代生活情境的艺术方式。

    曾于中国美院美术馆(2015)、纽约(2009)举办个展。先后参加乌拉尔工业双年展(2015)、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第一届南京三年展(2005)、法国ALTKIRCH现代美术馆的中国当代影像展等展览(2004,巴黎)。

上篇:康熙权力之玺即将在香港拍卖 图    下篇:扎根西部舞蹈艺术的蒙古族青年舞蹈家巴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