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信息网讯(叶彤)巴特尔,蒙古族青年舞蹈家,现任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师;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青年舞团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甘肃省舞蹈家协会理事;其创作表演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舞蹈比赛”“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飞天奖舞蹈比赛”中获奖。并多次受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舞蹈家协会委派赴台湾、非洲等地进行艺术交流与指导,并多次受邀赴国内艺术院校及院团进行艺术指导。

2016年3月31日晚,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室里,我们见到了扎根西部舞蹈艺术的蒙古族青年舞蹈家巴特尔,他身着练功衣正投入的为演员们排练,为了不打扰正常的排练秩序,我们只是在旁静静的感受着这位来自西北舞蹈骄子的艺术魅力。排练结束后我们与巴特尔聊起了他与舞蹈结缘的故事,他出生于美丽的西部小城德令哈,从小天生好动的性格让他与舞蹈结缘,1998年他考入了青海省唯一一所专业艺术学校,青海省艺术学校学习舞蹈表演专业,从那时他便开始接受系统的舞蹈训练,在当时看来,所有的老师几乎都不看好这个自身条件一般的小伙子,可是在经过他自身的不屑努力,终于在毕业之际他让所有的老师们都为他过硬的专业所看好。2003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习舞蹈。也正是在这里,巴特尔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舞蹈之路。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抓紧一切时间都投身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四年里他始终坚持三点一线,也正是他对舞蹈艺术那种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精神,终于在2006年8月巴特尔代表甘肃站在了具有中国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的舞台上,并以骄人的成绩夺得了青年组银奖。这也是迄今为止甘肃的参赛选手在桃李杯史上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也正是那年的参赛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对舞蹈艺术执着追求的信念。

而今的巴特尔早已从演员的身份转换为大学教师,在他的母校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任教,并且在业内是颇有影响的舞蹈编导,他创作表演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舞蹈比赛”“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飞天奖舞蹈比赛”中获奖。其中他创作的蒙古族舞蹈《天堂草原》更是夺得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银奖,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还有反映西部题材筏子汉的《大河行》也一举夺得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银奖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银奖。荣誉来之不易,荣誉的背后是信念、是执着、是付出,是不平凡的经历,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和钻研,就不可能有这些荣誉。当我们问起现在作为大学教师还会像以前一样坚持练功吗?巴特尔回答说:“只要还能站在教室里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一直会坚持练下去,只有业务水平过硬了才能在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示范能力,学生才能更直观的感受舞蹈,也会信服于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作为西北人的巴特尔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告诉我们目前他正在筹划一部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舞剧,剧本正在修订中。他说希望自己的这部新作品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部,了解丝绸之路。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部佳作早日登上舞台,也祝巴特尔在今后的舞蹈之路上越来越好。